《你好星期六》最新一期让“身高”在弹幕上频繁出现,可我觉得挺有意思:身高183厘米的魏哲鸣被调侃“像戴假发的小老头”,身高174厘米的檀健次因何炅一句“陪陪我”被推到C位。
这节目就像姐妹们聚会,谁鞋跟高不重要,谁能巧妙抛出段子,谁就是社交场上的能手
开场舞成了身高的照妖镜,动作利落才是真本事
开场舞直接把镜头当作尺子来用,180的高瀚宇站在中间,左右分别是184的吴泽林以及183的张颜齐,他们就如同,两根不是很听话的标尺,不过跳得最为利落的竟然是“不够高”的高瀚宇。
弹幕里不断有人刷“身高是关键”,可我一直盯着高瀚宇悄悄耸肩的那个小动作,他那副神情,跟我们拍照合影时偷偷踮脚还装作没事的样子完全一样,这时候谁还会真去测实际身高?先把气势摆出来才是当下要紧的
接着魏哲鸣与丁程鑫的舞蹈,彻底地改变了之前给人的印象。
身高183的魏哲鸣,原本应该是走在哪里都,像画报般的存在,但整个表演却显得格外拘束,腰部的动作,几乎都没怎么展开。
你看丁程鑫,他的腿好像快有两米八了,全场动作又流畅又有活力,
我闺蜜在屏幕外激动地喊着“身高浪费”,我只能无奈地摇摇头说:这哪里是身高造成的浪费,根本就是得了社交恐惧症。
如果让我也去团建跳舞,我都恨不得把1米7的身高缩成1米5。
会接梗的人,站在哪都是焦点
最绝的是,檀健次出场了。174的身高,在181的陈哲远旁边,直接“凹”了进去。
可何炅一句“你在台上陪陪我”,瞬间就把他抬到了话题中心。
我瞬间想起上次露营的事,160的我,被闺蜜推去和隔壁帅哥拼桌烤肉,理由居然是“你嘴甜”,在社牛属性面前,身高根本不值一提。
游戏环节,完全将“身高滤镜”打破,
李沁和陈哲远,这两个高个子,组合在一起组词的时候,老是出错,接连出现状况,
檀健次随便一说,就来了个谐音梗,一下子把全场气氛搞热了,
我望着陈哲远那略带无奈的笑容,脑海中不自觉地浮现出自己在年会上被临时拉去即兴表演的那种尴尬场景。
虽说腿长是一种优势,但反应迅速,才是真正的厉害。
弹幕仍在刷“高个子输了”,而我已在群里发送语音:姐妹们以后团建,别只想着带帅哥,还要带上像檀健次这样,能够活跃气氛的梗王。
镜头很会骗人,真实放松才最动人
但节目最为厉害的,是在镜头分配方面。魏哲鸣明明有183之高,却被剪辑成了背景板,偶尔出现的特写,依然是那油光满面的“灾难现场”;檀健次获得了360度无死角的特写,就连睫毛都被加上了柔光。
我即刻便领悟了:这不正是朋友圈发合照的潜在规则吗?擅长修图的,往往比真实的人看起来更高,也更出片。
说到何炅的“端水”我反倒认为这很真实。他夸赞檀健次时,那有着老母亲般的语气,与我闺蜜强行给我安利“今天口红绝了”如出一辙——偏爱向来不讲道理,只看谁在场子中更为放松。
高个儿帅哥即便再挺拔,站在那里宛如一根沉默的路灯,却也敌不过一个懂得接梗的“小太阳”。
反过来想想,节目实际上正,悄无声息地在制造焦虑。
它把魏哲鸣那,“憨态可掬的模样”以及陈哲远的,“呆愣之态”剪辑成了笑点,本质上是把高个子的笨拙,当作一种反差萌来展现。
我紧盯着那些,吐槽魏哲鸣“脸部略显松弛”的弹幕猛然间意识到:倘若被如此评价的是矮个子男艺人,评论区大概,早就闹翻天了。
这明显是双重标准,娱乐圈也难以逃脱其害
更离谱的是,节目一方面弱化身高优势,另一方面用舞美以及机位疯狂制造“最萌身高差”。
檀健次与陈哲远同框之时,镜头从下方往上扫视,将檀健次衬托得好似误入了巨人国一般。我不禁翻了个白眼:这与朋友圈蹲着拍照以显腿长又有何差别呢?
嘴上虽说着不重要,可身体却很诚实地做出了那样的表现。
但最让我触动的是李雪琴。她坐在轮椅上,镜头不多,不过每次画面转到她那儿,不是被檀健次逗得大笑,就是安静地鼓掌。
我想到自己骨折的时候,朋友怕我尴尬,全程蹲着陪我聊天——真正让人安心的陪伴面前,身高、坐姿啥的都不算啥了
对比《大侦探》这类烧脑的综艺,或者《种地吧》那节奏缓慢的叙事,《你好星期六》简直就如同把“社交修罗场”这四个字狠狠地印在你的脸上。
它无需你去思索,只需你在屏幕前尽情地代入:原来可不单单是我一个人,在KTV里仅仅因为不会摇骰子就懊恼自己长到了一米七。
所以下次再有⼈说“男艺⼈⾝⾼是硬通货”,我便把这⼀期甩给他看。
檀健次,⽤174的⾝⾼杀出重围;⽽魏哲鸣和陈哲远,却宛如两根华丽的背景布。
这档节清清楚楚地告诉你:在活前尺着实没⽤。毕竟谁不想在聚会中成为那个被何炅撒娇挽留的“小个”呢?
股票配资学习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