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我领到1700元加班工资,得感谢集体协商指导员为我们代理协商。”在江苏盐城滨海县一家餐饮企业工作的职工,今年春节后收到了一笔意外进账。公司未支付春节加班费,只安排节后调休。当职工提出协商要约,企业拒绝回应。工会委托指导员杨好好代理协商,最终促成企业补发1.6万元加班工资。
蔡某某的经历,是滨海县总工会创新实践的一个缩影。
走进今天的滨海县,“云端议事厅”里职工意见实时直达管理层,“助工台”前困难诉求一站式解决,“文化辅导员”将文艺种子播撒在车间……近年来,滨海县总工会以“职工需求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为宗旨,打造出维权、服务、文化三位一体的“娘家”服务体系。数据显示,仅过去一年就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328件,稳定就业岗位6000余个,让“有困难找工会”成为职工最安心的依靠。
云端议事厅:指尖上的民主评议
“公司原打算法定假日加班只调休不发钱,职工群里八成反对。”滨海县某餐饮企业工会主席回忆。一场在476个“云端圆桌”之一的微信群里的民主评议,让企业收回成命,补发加班费4.6万元,换来90%的职工满意率。
2024年2月,滨海县总工会创新建立企业民主管理微信群机制,作为职代会的延伸。全县476个“云端圆桌”覆盖数万职工,成为职工发声的便捷通道。企业负责人直接在群内与职工互动1.3万多人次,采纳合理化建议1235条,促进企业增效益4700余万元。
江苏吕巷汽车零部件公司面对销售困境,在群内征集建议。职工张国良提出“提升后视镜产品功能”被采纳,公司由此新增两项配置功能,1~7月新开拓9家市场,销售额大增2850万元。
据了解,规模以上企业建立由职工代表参加的7~9人评价小组,小微企业建立3~5人评价小组,对企业提交的行政行为进行可行性,科学性、合法性等综合评价,把好企业行政行为出台前的第一道关口。
每个企业每半年召开一次述职评价会议,将述职内容通过微信群发给职工,按“满意、较满意、不满意”进行评价:对少数职工未在微信群里发表意见的,工会主席深入车间班组走访职工,征求对企业民主管理的评价意见。
代理协商破冰:专业力量解难题
今年5月29日,盐城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在滨海县召开年度集体协商集中要约行动推进会。这场会议揭晓了全市集体协商新蓝图:重点推进制造业、建筑业、新能源等行业的薪酬激励;聚焦快递、外卖等新业态;深化纺织、机械制造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协商。
而滨海县早已先行一步。
针对集体协商中长期存在的“职工不会谈、企业不愿谈”困境,县总工会副主席万月介绍,代理制明确五种介入情形。
“当初次协商建制时,指导员培训职工代表专业知识;当企业不肯应约,指导员协同工会主席送达要约书;当工会主席无法担任首席代表,指导员可经委托代行职责;当协商陷入僵局,指导员参与促进协议达成;当协议文书不规范,指导员把关确保合法合规。”
职工小李的经历印证了代理制的实效。“我在这家公司工作4年几乎没涨薪,老板总说企业亏本。指导员李珊珊帮我们查账后发现利润可观,最后协商为每人涨薪8%。”
在某实业公司开发的小区项目中,建设单位资金困难拖欠农民工工资。县总工会联合多部门介入,督促企业在春节前足额拨付183万元工资。2025年初开展的“尊法守法·携手筑梦”专项行动,共处理欠薪纠纷13起,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300余人次。
助工台:一站式服务解民生之忧
2024年9月,滨海县总工会与县政务服务中心对接,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助工台”,提供劳动争议化解、困难职工帮扶等10项服务。
每天两名工作人员坐班,一名副主席轮流带班。对现场不能办结的重大事项实行首接负责制,确保一周内办结,实现职工服务“滨”不难的目标。
下岗职工辛志远因糖尿病并发症陷入困境。“助工台”工作人员陈艳丽接待后,除将其列入困难职工重点帮扶对象,还发放一次性救助金5700元。职工杨某华投诉欠薪问题,工作人员三天内助其拿回6300元工资。
更暖心的是创业扶持。下岗职工刘某东因年龄偏大就业困难,“助工台”协助他申请3万元创业贷款并由工会承担利息。如今,他创办的养猪场已获利2万多元。
“职工有困难,请来找工会”——在滨海县政务服务大厅的“助工台”前,这句承诺被不断验证。据悉,平台运行以来,已接待咨询276人次,化解劳动争议27起,解决欠薪450余万元。
种文化:车间里的精神滋养
“打竹板,竹板响,我把劳模精神讲一讲……”滨海县湖海艺文社的文艺轻骑队在春节前夕走进企业车间,《劳模赞歌》的铿锵节奏引发如雷掌声。
面对企业“文化阵地少、人才缺”的困境,县总工会于2024年6月将“送文化”升级为“种文化”。投入资金更新职工书屋书籍超万册,精选文艺骨干派驻企业担任“文化辅导员”,培训职工文艺人才768人次。
“跳槽两家公司,工资还是4000元。”某阀门公司车工张某成曾陷迷茫。《企业文化读本》中的“靠跳槽涨工资,不如学技能加工资”点醒了他。他潜心钻研技术,加工出360多件免检阀门,工资跃升至6500元。他的故事被编入《初心》《娘家人》等文艺节目,在车间巡回演出100余场。
“加强职工文化建设,健全职工文化组织,建设职工文化阵地既是工会开展群众工作、密切联系职工的最好方式之一,也是工会履行维护职能和教育职能的具体体现。”滨海县政协副主席、县总工会主席程熙表示,“近年来,滨海县总工会结合全县职工文化建设现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把职工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全面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全员参与的职工文化,取得显著成效。”
普惠营:织密五级服务网
如今,针对工会服务力量不足,滨海县创新组建46个“普惠营”,整合民政、司法、人社等资源,构建覆盖县、镇、园区、企业、村居的五级服务网。县总投入60万元购买10家社会组织专业服务,为职工提供法律援助、技能培训等17项帮扶。
“工会+协会”模式释放出倍增效应:泵阀行业协会为原纺织厂保安刘训勤提供车工培训,助其转岗月入4500元;浙商协会将560余名下岗职工调剂至优质企业;劳模协会的创业演讲激励化工厂下岗职工蒯某法自筹40万办养猪场,年入17万元。一年来,该模式培训职工1.6万人次,稳定就业岗位4680个。
“过去觉得工会是发福利的,现在知道是为我们撑腰的。”一位普通职工的感言,道出服务实效。
当民主管理触手可及、协商机制灵活高效、兜底保障密实可靠,“娘家人”三个字便成为万千职工可感可知的踏实依靠。
在这片黄海之滨,“有困难找工会”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温暖现实。滨海工会以职工需求为导向,让“娘家人”的温暖像黄海潮水般浸润每个劳动者的心田,让职工权益保障的“滨海模式”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江苏工人报记者 李垚 李勇 吕芳岭 通讯员 丁成富 尹仁军)
股票配资学习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