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君治国,王朝却只存17年”,这听起来好像很扯。
但现实中,还真有这样一个政权,三任君王是兄弟,个个雄才大略,却接力般将国家推向巅峰又迅速葬送。
老大建国,老二强国,老三亡国,他们为何逃不过‘明君短命’的魔咒?国家又是因何葬送?
乱世起家西晋末年,八王之乱的血腥内耗让司马家的统治摇摇欲坠,更致命的是,胡人铁骑也涌入中原,曾经的边陲部族如今成了这片土地的新主人。
在这混乱之中,一支鲜卑部落在河西走廊崛起了,他们姓秃发,却与赫赫有名的拓跋氏同宗同源。
展开剩余91%两百年来,他们在这片汉胡杂居的土地上学会了耕种,也学会了等待时机。
秃发乌孤,便是那个在乱世中点燃野火的人。
作为河西鲜卑的首领,秃发乌孤自然不是鲁莽武夫。
彼时的凉州,名义上受后凉国主吕光统治,但各地豪强割据,政令难行。
秃发乌孤一面接受吕光的封爵,一面暗中积蓄力量。
他仿效汉人政权,劝课农桑,安抚流民,甚至吸纳汉人士族为己所用。
在胡人政权普遍崇尚掠夺的乱世里,这样的治国之道显得格格不入,却也让他赢得了人心。
397年,时机成熟了。
秃发乌孤断然撕下伪装,拒绝后凉的册封,自称大都督、大单于、西平王,在廉川堡竖起南凉的大旗。
这一举动无异于公开反叛,但吕光竟无力镇压,后凉内部早已腐朽不堪,而秃发乌孤的军队却士气高昂。
国家就这样建立起来,这位鲜卑首领也有足够的政治远见。
他没有像其他胡人君主那样沉迷享乐,而是继续推行农耕,减轻赋税,甚至模仿汉制设立官职。
在他的治理下,南凉虽疆域不大,但却明显是稳步上升的趋势。
不过,乱世可从不会轻易成全英雄的梦想。
就在秃发乌孤准备大展宏图时,命运给了他最荒诞的一击。
399年的一天,这位开国之君在酒宴后纵马归营,却因醉酒坠马,重伤不治。
一个凭借铁腕崛起的枭雄,竟以如此荒唐的方式谢幕。
他的死亡让南凉瞬间陷入危机,这个新生政权尚未稳固,强敌环伺,而继任者秃发利鹿孤能否扛起兄长未竟的事业?
历史即将给出答案,但无论如何,秃发乌孤已用短短两年时间证明,在五胡十六国的血腥棋局中,南凉绝非庸碌之辈。
强国之路一般来说,乱世之中,权力的交接往往伴随着血腥动荡,但南凉却展现出了难得的稳定。
秃发利鹿孤,这位跟随兄长南征北战的二弟,几乎是众望所归地接过了权杖。
他没有急于复仇,也没有盲目扩张,而是选择了一条更为稳健的道路,先固本,再图强。
即位之初,秃发利鹿孤便做了一件让许多胡人首领难以理解的事,他迁都西平,并开始大规模推行汉化政策。
他沿袭了他哥哥的想法,若想南凉长久,就必须让这个游牧民族出身的国家真正扎根于土地。
他减轻赋税,鼓励垦荒,甚至效仿汉人设立学校,延揽汉族士人入朝为官。
这些举措在当时堪称异类,却也使得南凉在短时间内国力大增,百姓安居乐业。
但乱世之中,光有仁政远远不够。
后凉吕光虽已衰败,但北凉、西秦等强敌虎视眈眈,随时可能扑向这块肥肉。
秃发利鹿孤没有坐以待毙,他选择了最务实的外交策略,联弱抗强。
他与北凉结盟,共同对抗后凉,并在401年的一场关键战役中击败后凉大军,一举夺取大片土地。
胜利之后,他不再满足于“西平王”的称号,改称“河西王”,野心昭然若揭。
军事上的节节胜利,让南凉的声望达到顶峰。
秃发利鹿孤的统治,似乎正将南凉带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强盛时代。
但历史又对他们一家开玩笑,就在他准备更进一步时,402年,正值壮年的秃发利鹿孤突然染上重病,病情急速恶化,药石无灵。
面对死亡,这位君主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没有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交给了弟弟秃发傉檀。
这一选择,是对南凉未来的最后一次谋划。
他的儿子尚且年幼,乱世之中,稚子守国无异于自取灭亡。
秃发傉檀久经沙场,深谙权谋,是唯一能稳住局势的人,秃发利鹿孤的抉择,或许是一个明君最后的担当。
他的死,让南凉再度陷入短暂的哀恸,却也留下了宝贵的政治遗产,一个稳固的政权、一支强大的军队,以及一套成熟的治国方略。
如今,权杖交到了秃发傉檀手中。
这位南凉的第三位君主,会怎么做呢?
隐忍反扑接过权杖的秃发傉檀站在兄长们奠定的基业上,眼前却是危机四伏的棋局。
南凉虽经两代明君经营,但在群狼环伺的河西走廊仍如履薄冰。
这位新任凉王面临着一个残酷的选择,是继续扩张,还是先求生存?
他最终选择了后者。
初登大位的秃发傉檀展现出了与两位兄长截然不同的统治风格。
或许他明白,在乱世中逞强意味着速亡,隐忍或许才能换来转机。
面对日益强大的后秦,他做出了一个令部族震惊的决定,取消"凉王"称号,向后秦称臣。
这一举动看似屈辱,实则是以退为进的高明策略,在臣服的伪装下,他得以避开周边强敌的锋芒,为南凉争取到宝贵的喘息之机。
臣服的日子并不好过。
后秦君主姚兴对这个鲜卑政权始终心存戒备,多次要求秃发傉檀送质子、纳贡赋。
每一次妥协都像钝刀割肉,但秃发傉檀咬牙承受着,这是生存必须付出的代价。
在这段蛰伏期里,他默默整顿内政,训练军队,同时派细作密切关注中原局势的变化。
当后秦与北魏交战失利时,他敏锐地察觉到机会来了。
408年,秃发傉檀终于等到了期待已久的时机。
后秦在与北魏的战争中元气大伤,对河西的控制力大减。
就这样,南凉的旗帜重新在廉川堡升起,秃发傉檀宣布复国。
这次他不再掩饰野心,直接自称凉王。
更令人惊叹的是,他不仅成功摆脱了后秦的控制,还趁机夺取了周边几处战略要地,让南凉的版图比两位兄长时期更为广阔。
复国后的秃发傉檀延续兄长们重视农桑的政策,同时完善法律,整顿吏治。
在短短数年间,南凉竟呈现出"仓廪实,法令行"的治世景象。
河西走廊的商旅重新聚集在南凉境内,为这个鲜卑政权带来了可观的财富。
军事上,他组建了一支以鲜卑骑兵为核心,融合汉羌精锐的混合军团,使南凉军力达到鼎盛。
他没有意识到的是,表面的繁荣下暗流涌动。
秃发傉檀最大的失误,或许就是低估了西秦的威胁。
当年他向后秦称臣时,曾多次与西秦交战,结下了深仇,如今南凉复兴,西秦君主乞伏炽磐视之为心腹大患。
更致命的是,南凉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必须同时面对多个方向的压力,而秃发傉檀的外交策略始终未能建立起稳固的同盟体系。
同时,最后一根压倒他的稻草也来了。
天亡南凉414年的春天,河西走廊的天空万里无云,却不见一丝雨意。
秃发傉檀站在西平城头,望着龟裂的农田和日渐干涸的河流,这场百年不遇的大旱,正在一点点抽干南凉的生机。
粮仓里的存粮日渐减少,市集上的米价却节节攀升。
曾经富庶的南凉,转眼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饥荒像瘟疫般蔓延。
"易子而食"的惨剧开始在民间上演,道路上随处可见饿殍。
秃发傉檀下令开仓放粮,可面对席卷全国的灾情,这些救济不过是杯水车薪。
更令他忧心的是,边境的斥候不断传来急报,西秦的军队正在边境集结,后凉的残部也在虎视眈眈,这些宿敌就像嗅到血腥的狼群,等待着给予南凉致命一击。
绝境中的秃发傉檀做出了一个冒险的决定。
他亲率精锐西征乙弗鲜卑,企图以战养战,夺取粮食缓解危机。
临行前,他将都城交给太子秃发武台镇守,再三叮嘱要警惕西秦的动向。
这场远征起初颇为顺利,南凉军队很快击败乙弗部族,缴获了大量牲畜和粮食。
但就在捷报传回的同时,一个噩耗也随之而来,西秦大军已趁虚而入,直扑南凉都城。
当秃发傉檀星夜兼程赶回时,看到的已是插满西秦旗帜的城墙。
太子秃发武台虽拼死抵抗,却难敌西秦名将乞伏昙达的精锐之师。
都城陷落,王室成员尽数被俘,南凉事实上已经灭亡。
面对如此绝境,秃发傉檀做出了人生最后一个决定,他放下武器,向西秦投降。
他没有任何办法,只有这样或许能换得子民和家人的平安。
乞伏炽磐表面接受了投降,赐予秃发傉檀虚衔,暗地里却始终提防这位能力出众的亡国之君。
不到一年,这位西秦王就找了个借口,用一杯毒酒结束了秃发傉檀的生命。
随着最后一任凉王的死去,存在仅17年的南凉政权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这个由三位明君接力打造的鲜卑王国,最终没能逃过五胡十六国时代小国寡民的宿命。
南凉的灭亡,表面看是天灾人祸的巧合,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必然。
在民族大融合的剧烈震荡期,区域性的小政权往往难逃被吞并的命运。
发布于:山东省股票配资学习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